日本足协:混血球员或成突破世界杯壁垒关键

日本足协的归化政策从最初尝试归化外援和高价引入高龄球星,到后来大力扶持混血球员,这一转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上世纪90年代日本职业足球发展初期,J联赛氛围被“炒热”,归化外援和高价引入高龄球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本土青训体系的完善以及21世纪初开始的本土球员大规模留洋,日本足球逐渐将发展重心转移到培养本土球员上。

其次,J联赛的良性运营原则在此前几乎不允许高价外援加盟,导致J联赛外援实力对本土球员优势并不突出,缺乏归化动力。此外,2005年国际足联大幅提高非血缘归化门槛,需要在归化目的国连续居住5年以上。随着日本旅欧球员的数量和质量大幅增加,他们的实力甚至超过了绝大部分J联赛外援。最后,在日本民间,认为应以本土球员为核心组建国家队才能真正代表日本的观念始终占据主流。

然而,世界杯8强的壁垒始终无法突破,让日本足协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布局。执教过日本国家队的波黑名帅哈利霍季奇曾指出:日本足球想要与欧洲强队对抗,球员身材和对抗能力能否达到世界一流标准将是关键。于是乎,本土混血球员开始逐渐进入视野。相较非血缘归化,这些在日本足球土壤中成长的球员在足球体系上能够无缝衔接,文化认同上也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此外,生育率不断下降导致的少子化趋势直接影响了日本足球青训的选材人口基数。为了至少保持甚至增加青少年足球人口,日本足协将俱乐部招募青少年球员的范围扩大至整个社区和全国。

日本足协的战略是希望2050年男足夺得世界杯冠军,足球家庭人口达到1000万。但在本土每年出生人口不断下降的大趋势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向不断增加的混血青少年倾斜。近年来,日本全面放开移民政策,外来移民和劳工进入到日本社会各领域,发挥的作用愈发明显。日本社会对外来移民及其混血后代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日本足协,日本其他体育领域启用混血运动员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站内未注明转载来源均为网络整理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足协:混血球员或成突破世界杯壁垒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