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底英超发布的“盈利能力与可持续性规则(PSR)”的第一张罚单,埃弗顿被扣了10分(后经上诉减少)。这一严厉措施震惊了英格兰足坛,并导致了今夏英超转会窗口的一系列新现象。无论是在6月底之前的默契交易,还是各球队普遍收缩投资量入为出,在更严格的财务制度下,英超球市呈现出新的形态。
为了获得资本收益,一些球队甚至选择“易子而食”。随着PSR政策的收紧,许多英超球迷在6月末经历了一次“财务课堂”,目睹了各队为了通过审核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通过球员交易,在账面上获得尽可能高的资本收益,即所谓的“做账”。PSR在计算财务数据时类似于欧足联的《财政公平法案》,出售球员的资本收益等于球员出售价格与账面残值之差,而非出售价与买入价之差。因此,要获得尽可能高的资本收益,一方面需要尽可能提高账面的出售价格,另一方面则需要卖出账面残值较低的球员。
在面临监管危机时,许多球队选择交易青训球员。因为大部分青训球员都是从学童时代培养起来的,其账面残值接近于零,所以卖价可以全部计入资本收益。例如,埃弗顿以1070万欧元的价格签下阿斯顿维拉青训伊格洛布纳,后者则以相近的1180万欧买下太妃糖青训多宾,两笔交易所获得的资本收益都可以几乎全额计入球队在6月30日之前的资本收益。
此外,合同年又无意续约的球员也是很好的操作对象。阿斯顿维拉就和尤文图斯进行了一笔涉及3个球员的大规模交易——以5150万欧元将道格拉斯-路易斯售出,同时吃进斑马军团的两位小将伊林(1400万欧)、巴伦内切亚(800万欧)。道格拉斯-路易斯的残值不过数百万,维拉一笔交易就获得了接近半个亿的资本收益;尤文的财报同样受益,因为两位年轻球员都来自青训系统,残值非常低。
然而,这些交易难免透露出一些“默契”的意味。虽然任何暗通款曲、彼此勾结,通过虚构价格来获得资本收益的方式都是被明令禁止的,但在今年尤文图斯因谋求虚假资本收益而遭遇意足协与欧足联重罚之后,英超也在6月专门公告,任何交易都会经过审查,如果发现价格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有虚增资本收益之嫌的话,甚至可能强行取消交易。
尽管如此,由于球员身价很难有公允的计算方式,且如果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两支俱乐部彼此勾结虚增收益的话,仅仅凭借互相有球员买卖,也是无法定罪的(尤文当年东窗事发,一大原因是高层凯鲁比尼留下文字资料,详细记述了违规细节)。因此,尽管今夏有不少令人生疑的操作,但英超联盟终究没能开出任何罚单。不过未来,可能会通过更严格的方式来为监管打上补丁。
站内未注明转载来源均为网络整理原创文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英超财务新规则下的球队生存法则